一個 位於南台灣大武山下的村落;
一落 象徵純樸鄉間的三合院;
一組 代表著住家門牌的號碼;
一座 充滿汗水淚水與歡笑的穀倉;
它是我們珍貴的回憶,也是『17號穀倉』的開始 ……
5、60年代的農村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座在邊間不起眼的房子~穀倉;穀倉是我孩童時期的秘密基地,與同伴們玩躲貓貓的快樂天堂;穀倉內存放的稻穀是爸媽辛苦汗水的成果,存放的多寡代表著一家人未來是否能豐衣足食。
曾經有一次,豪雨不斷導致淹水,使穀倉也難逃池魚之殃,稻穀浸水發了芽而無法碾米賣出去,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就這樣中斷,為了一家老少的溫飽,爸媽沒時間休息,日以繼夜拼命工作的背影,在我心中留下不捨的深刻記憶。
平常農閒的時候,媽媽為了滿足我們兄弟姊妹的肚子,總會利用簡單樸實的食材,來製作不起眼的白吐司,當時的我其實並沒有感到特別,只是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吐司香。直到如今,在充滿各式食品添加物的產品中,想要為孩子找出健康的食品,我才猛然發覺,從前媽媽手作的不起眼白吐司,就是健康、幸福的好滋味。
為了傳承媽媽的愛和孩子的健康營養,我回頭向媽媽學習傳統好手藝,自己培養天然酵母來製作健康吐司,研究食材的營養價值,製作過程不添加任何化學成份來提升食品風味,因此,必須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神來製作,不過,當我看著孩子吃的津津有味,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一次與朋友閒聊中,談到應該很多父母親都跟我們一樣,希望全家人吃的健康而無負擔,在朋友與先生的鼓勵下,我決定將這份照顧家人健康的心,分享給更多的家庭,讓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,都能夠品嚐到這份愛,並以老家門牌號碼及代表豐衣足食的穀倉為起點,創辦『17號穀倉』。